鉗工技能是中等職業(yè)學校、技工學校機電類專業(yè)必修的基本操作技能,但要學好這門技能對技校學生來說也不是容易的事,鉗工大多是在鉗工臺上用手工工具操作為主,對工件進行加工。手工操作的特點是要求操作人員技術性強,加工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操作者技術水平的高低,操作者要有細心、耐心、精通多種鉗工工具的使用,才能加工出好產(chǎn)品。它的工作范圍較廣,具有普遍性和靈活性,受設備、場地等條件限制較小,凡是采用機械加工方法不太適宜(如不需批量生產(chǎn))或難以進行機械加工的場合,通常由鉗工來完成,尤其是機械產(chǎn)品的裝配、調(diào)試、安裝和維修等更需要鉗工,所以說鉗工不僅是機械制造工廠中應用最廣泛的工種之一,鉗工實驗室也是各大院校、技校、職校不可缺少的實驗室。鉗工實訓成套設備的應用也就成了必然。因?qū)W習鉗工技能的枯燥性,有了好的鉗工實訓設備就該引導學生學好這么技術。
一、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 鉗工基本的技能主要包括:鋸削、銼削、鏨削、平面劃線、孔加工、螺紋加工、刮削、研磨和鉗工裝配等。在這些傳統(tǒng)的教材上制訂的計劃往往是一個龐大的訓練工程:如銼削包括姿勢練習、銼平面、銼直角、銼長方體、銼六角體。這樣下來,往往一個銼削就要安排二周以上,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,讓學生感到比較枯燥乏味,再加上勞動強度較大,比較容易讓學生產(chǎn)生厭學的心理。所以我在制訂計劃過程中為了避免以上的情況發(fā)生,把各個訓練課題合理的進行分開:如第一天先講授銼削的知識,然后是二個小時的姿勢練習,接下來進行臺虎鉗的裝拆,還進行比賽,用時短的勝出;第二天進行平面銼削練習,后時行平面劃線。在以后的每天中安排二種以上技能的訓練。這樣學生得到了休息,體能得到了恢復。教學內(nèi)容因為穿插而不顯得單調(diào)、枯燥,也從根本上確保了教學任務的完成。最重要的是,這種穿插教學,很容易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(tǒng)一,學生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習,在實習中去體會理論,檢查理論,以實現(xiàn)學生較快的掌握鉗工基本技能及鉗工工藝學理論。
二、按排新穎的實操內(nèi)容參照現(xiàn)有的鉗工教材中,實操的練習內(nèi)容主要是進行銼削平面、長方體、六角體,然后在這些材料上進行鉆孔、鉸孔、锪孔、螺紋加工、銼配,這可以使材料合理利用、節(jié)約成本、減少教學成本的支出。但就學生而言,整天面對這塊大約60mm×80mm的材料,按照指導老師的指導和要求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作業(yè),到最后幾周來的汗水、手磨出水泡、腰酸背痛完成的工件交給老師后,鉗工實習也就結(jié)束。這樣的實操過程和內(nèi)容,使學生感到?jīng)]有任何的成就感,學習積極性將會大大降低。我在鉗工實操內(nèi)容安排中比較注重學生的成就感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。比如:機電專業(yè)完成一個線槽小錘制作;模具專業(yè)完成一個小型的臺虎鉗制作;汽車專業(yè)完成一個小汽車外殼制作等等,做完后送給學生帶回家,學生在校的學習成果家長也可以看到,增加了自豪感。這樣的實操內(nèi)容既新穎,又與生活中的事物相關,實實在在擺在學生和家長面前,讓學生總覺得所有所用,增加了自豪感,同時增加了學習的主動性。
三、規(guī)范的講解示范動作 正確的操作姿勢和動作是掌握技能的前提,特別是對初學的學生,指導教師一定要對每一個操作姿勢,正確無誤地給學生講解和示范。教師示范時一般采取總體示范和個別示范相結(jié)合的原則,學生應做到先聽后做再改進,在講解動作的名稱時,要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。在學生對動作技術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,教師要因勢利導,抓住動作要領,較慢地給學生演示兩到三次,以強化學生對動作要領的認識和掌握。在示范過程中,要做到講做一致,準確無誤,規(guī)范條理。對于那些可見度小的操作動作,要考慮使用多媒手段,以增大可見度,防止學生錯誤動作的發(fā)生。比如在刃磨麻花鉆時,在砂輪機旁邊能看得到的學生只有幾個,其它遠一點的學生根本就看不到,他們只能在那里聊天,東看看西看看,對教師的講解的示范都沒有認真的觀察和體會到,到自己刃磨時就很難達到刃磨的要求和姿勢動作的正確性。如果能把麻花鉆的刃磨要求和姿勢做成視頻在多媒體上播放,將會達到很好的效果。最后,讓學生操作,將教師的動作重復一次,讓學生在比較中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。教師把學生演示中發(fā)生的錯誤動作指出來,并進行分析,防止鉗誤的再次發(fā)生。
四、耐心課堂巡回指導為了使學生養(yǎng)成正確的操作姿勢,教師巡回指導工作是非常重要的。巡回指導是發(fā)現(xiàn)、解決學生實習過程中出現(xiàn)各種具體問題主要方法之一。在巡回指導中教師除了了解學生技能掌握情況,隨時糾正不合理的加工工藝,錯誤的操作姿勢和測量方法外,還要注意教育學生遵守紀律、愛護工理具以及設備。當然在巡回指導過程中,教師一定要做到耐心細致,因為九零后的學生對于鉗工要體力的操作,很容易養(yǎng)成他們懶惰的習慣(如銼削要把腳分開并成一定的角度,他們往往兩腳是并在一起操作。),所以就要求教師能及時發(fā)現(xiàn),及時進行批評指正,讓他們養(yǎng)成正確的操作姿勢。這些問題經(jīng)常是會有復燃的現(xiàn)象,可能是你剛講完,一下子他又是原來錯誤的操作姿勢,這就要求教師在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要耐心細致地對待,更不能急于求成,一定要有耐心,直到學生養(yǎng)成正確的操作姿勢為止。
五、利用數(shù)控仿真軟件輔助教學
近幾年,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,數(shù)控加工仿真技術也越來越完善。由于仿真軟件不存在安全問題,學生可以大膽地、獨立地進行學習和練習。數(shù)控加工仿真軟件中不僅具有對學員編制的數(shù)控程序進行自動檢測、具體指出錯誤原因的功能,還具有在真實設備上無法實現(xiàn)的三維測量功能。這些功能使得學生可以進行自我學習,自我檢測加工零件幾何形狀的精度,大大降低了教師的工作強度。許多教師在數(shù)控理論課程中也使用本仿真軟件,使得課堂的教學變得更加生動、更加具體,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提高。
把數(shù)控加工仿真軟件引入教學之中,用于鉗工實訓設備操作與編程培訓,這樣既可以使操作人員在對仿真鉗工實訓設備操作過程中產(chǎn)生臨場感和真實感,又可以避免因誤操作造成價格昂貴的鉗工實訓設備的損壞。而且能夠讓同學們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數(shù)控加工的工作過程,掌握每種鉗工實訓設備的基本操作。既可節(jié)省資金,降低損耗,并將加工出錯及事故發(fā)生率降低到了最小程度,教學效果事半功倍。
六、加強競賽激勵機制、以賽促學
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,如組織學生參加市技能大賽、省技能大賽、國家技能大賽。在校內(nèi)可開展多層次、多渠道的實踐性教學活動,如開設特訓班、開展技能競賽。可組織同一專業(yè)或同一門課的教師進行競賽;組織同一專業(yè)的不同班級的學生進行競賽;可組織不同的老師所承包的車床組的學生進行競賽,對優(yōu)勝者給以獎勵,使老師的實操動手能力在競賽中加強和提高,養(yǎng)成教職工愛學、愿學,愿超、敢超的校園文化氛圍。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,可激發(fā)更多的學生加人第二課堂的活動,使學生認識到第二課堂活動的重要性、必要性和可行性,選拔技能操作優(yōu)秀的學生。這樣的技能競賽對那些善于應用知識、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是一種鼓勵,對那些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是一種鞭策,也是同學們再學習的機會,可以在總體上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。
總之,應該根據(jù)學生的現(xiàn)有水平,不斷改進教學內(nèi)容和教學方法。培養(yǎng)學生在專業(yè)技能上要熟而精。使學生具備知識面廣,動手能力強,適應能力強,應變能力強。從而提高他們的生產(chǎn)操作技能。